NASA 的不尋常計畫:將小行星改造成太空船!

2016 年 6 月 9 日下午 2:49

至少可以說,這是一個原創項目:NASA 資助了一家專門從事 3D 列印的公司致力於找到一種利用並帶回地球的方法

3D列印是本專案的核心

將小行星改造成太空船基本上是 NASA 打算透過投資由 Made In Space 公司領導的創新先進概念 (NIAC) 計畫來實現的。當我們對小行星的礦石資源(鐵、鎳)甚至貴金屬感興趣時,小行星就非常重要。缺點是在太空中,這些大石頭是不可控的!因此,如果我們能夠馴服它們並將它們帶到地球並悄悄地利用它們,那麼 NIAC 計劃將會很有趣。

作為該計劃的一部分,加州公司 Made In Space因為國際太空站配備 3D 列印機而聞名,因此將領導 RAMA 專案(將小行星重組為機械自動機)。但這個項目包括什麼?很簡單,它的目的是將機器人送入太空,並將其附著在小行星上。安裝後,該機器人將提取岩石,這是未來使用 3D 列印製造推進和導航系統的列印材料。這項技術是由 NASA 開發的,稱為 ISRU(原位資源利用)。一旦小行星實現自治,它將被命名為RAMA-1,它可以被編程,以便修改其軌跡並在月球和地球之間發送,以便根據需要在月球和地球之間使用

馴服小行星的解決方案之一

對於 Made In Space 的聯合創始人傑森·鄧恩 (Jason Dunn) 來說,“問題是要知道這些小行星從哪裡來以及我們將如何接收它們,但最重要的是,我們將如何將它們移動到所需的位置?」。對他來說,這個專案是解決方案之一

目前,該項目已收到美國航太局撥款 10 萬美元,並希望獲得 50 萬美元的額外資金。盧森堡也可能投資 2 億美元來開採太空資源,成為資助太空研究最多的十個國家之一。也許他會對這次冒險感興趣。儘管如此,小行星看起來還是一個相當基本的容器,而推進系統看起來更像是將石頭彈射到所需方向的裝置。你也必須要有耐心,因為這一切都只是在20年內規劃的!如果該專案取得成果,小行星採礦可以滿足人類幾年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