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終於知道鳥兒在飛行時是如何睡覺的了!

透過觀察某些鳥類長時間連續飛行,科學家推測:有些鳥能夠在飛行時睡覺。一個國際研究小組的一項新實驗現已證明這一假設是正確的。鳥兒確實可以在飛行時睡覺!

鳥兒在飛行時真的會睡覺嗎?

這項研究發表於自然通訊,標竿尼爾斯·拉滕伯格來自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和其他研究所的幾位研究人員。在這項研究中:有證據表明,鳥類可以在半個大腦活躍或完全不活躍的情況下睡覺。也就是說,這些鳥類可以在快速動眼睡眠(矛盾睡眠)中飛行,在此期間大腦幾乎與醒來時一樣活躍,我們在這部分睡眠期間會做夢!

在此之前,科學家意識到一些鳥類,如雨燕、鷸和海鳥的睡眠時間很少。為了幫助他們不間斷地飛行數天、數週甚至數月,人們認為,在進化過程中,它們已經發展出一次只讓大腦的一部分進入睡眠狀態的能力。實際上,這正是海豚為避免沉沒而做的事。這種睡眠方式可以讓這些動物在休息的同時保持對周圍發生的事情的了解。

問題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能夠證明這一點。但為了徹底解開這個謎團,拉騰伯格和他的同事記錄了一隻鳥的大腦活動,看看它在飛行過程中是否進入了睡眠狀態。

要說清楚一點

Rattenborg 的團隊與蘇黎世大學和瑞士聯邦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合作,開發了一個小裝置,附著在鳥的頭上,可以記錄它的大腦活動還有他的頭部動作。

在這個實驗中,研究人員選擇了軍艦鳥,一種鳥類在加拉巴哥群島築巢。這種鳥經常花整整幾週的時間在海洋上空飛行。頭上戴著這個小裝置,這些鳥不間斷地飛行了 3000 公里。

收集完資料後進行分析,研究人員發現了一些驚喜。軍艦鳥一整天都醒著,但太陽一落山,它就進入了睡眠狀態。深度睡眠幾分鐘。

讓研究人員大吃一驚的是,深度睡眠一次只出現在大腦的某個部分但也是完整的。因此,這項發現證明這些鳥不需要醒著來保持對它們軌蹟的控制。

至於這些鳥在飛行中的總睡眠時間,每天大約只需42分鐘!相反,一旦到達陸地,鳥兒就可以連續睡 12 小時。

因此我們知道飛行時可以睡覺,但它們睡得很少,這提出了一個研究人員尚未找到答案的新問題:他們怎麼睡得這麼少?